文化長河 山川行 守望黃河 2012-3-31
中國的歷史本就以江河為起點,若黃河、長江文明是華夏文化的腹地,分佈於中國各地的山巒嶺嶽便是其心臟。有水才能孕育文明,有土壤才能讓人們繁衍生息,山川之間其實承載了中華文化,中國所包含的各個民族在當中受滋養,互相吸納、融合,令人文精神得以存續和延展開去。而探看源於山、水之間的民族、文化,正是今輯節目的焦點。
節目首集以中國的母親河為起點,前往聚居於青海循化縣、黃河上游岸邊的撒拉族,探看這些古代移民的生活。之後沿着山轉,再走到雲南元陽,親身體驗哈尼梯田之美及其融於自然的奧妙、紀錄哈尼族人的生活變化。然後,我們繼續走到鄰近中、緬邊界的怒江之上,探看傈僳族人溜索過河的絶技以及其基督教信仰的起源;又攀上河南太行山脈斷崖峭壁之上的郭亮村,行走險要的天梯和村民以血汗開鑿的絶壁長廊;之後,再走進隱於山西臨縣大山深處的窰洞,下海到福建沿海,了解傳统福船的建造技術及三都澳萬頃漁排上的生活,並追尋長江三峽支流神農溪中獨特而古老的行業──裸體縴夫所面臨的種種挑戰。藉此「身土不二」,以令觀眾體驗人類與環境兩者間的密切關係,並在珍惜水土資源上有所啓發。
旁白︰鍾景輝
第一集《守望黃河》
黃河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全長約5464公里,流域面積約79.5萬平方公里,自古以來,中華各個民族沿河而生活,黃河之水構建成人文生活的不同面貌。而在青海高原東部邊緣,有一個令人神往的地方,滔滔的黃河水奔流其中,村莊錯落,阡陌相連,其中循化撒拉族自治縣,便是十萬撒拉族人的主要居住地。
黃河水流湍急,歷史上有「天下黃河不橋」的說法。撒拉族以羊皮筏橫渡黃河,這種傳統水上交通運輸工具,可乘人,可載貨,小的可載重二三噸,大的可載重10餘噸。撤拉族亦懂吹奏樂器「口弦」,口弦一般用銅或銀制,形似馬蹄,只有萬字夾般大,樂聲柔弱淒美。
古爾邦節是伊斯蘭教的傳統節日,又稱宰牲節,於每年希吉拉曆(伊斯蘭教曆)十二月十日舉行。它是撒拉族最重要的節日,過節前人人將家中灑掃乾淨,當日成年穆斯林特意沐浴熏香並穿上盛裝,男子於清晨到清真寺參加禮拜。各家各戶都宰殺牛、羊或駱駝,煮出手抓羊肉、糖包、油炸蛋糕、炸饊子等食物來宴請客人,並會互相拜會。
撒拉族是一個移民民族,與中華文化融合而生,依黃河而活。隨著時代變遷,很多傳統文化後繼無人,慢慢成為行將消失的黃河水邊的族群。過去,撒拉族在文化長河中閃礫著獨有的光茫,但現在卻在時代的進程中掙扎求存,默默守望著黃河。
青海東部鄰近甘肅的循化縣是全國唯一的撒拉族自治縣,縣內聚居了中國八成(人數約八萬)的撒拉族人。這些面容帶有中亞人特徵的古代西突厥後裔約於七百年多前來此定居,一直守望在黃河岸邊。
撒拉族又稱「撒拉爾」,據說其先祖為中亞撒馬爾罕(今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中部)西突厥烏古斯部落的一支──撒魯爾部落族人,元朝後期,族中尕勒莽、阿合莽兩兄弟因不堪忍受貴族的排擠,便帶同白駱駝和《古蘭經》,率領部份族人向東遷移,翻山越嶺、穿過如今新疆一帶,再輾轉到達今青海循化縣街子鄉一帶的黃河邊定居下來。族人與四周的蒙、回、漢、藏民族互相融合,形成獨特的撒拉族。有指其祖先首領神寶於明朝時歸附,受封世襲百戶一職並賜為「韓」姓,故現時族中有不少人姓韓。
撒拉族以耕作和畜牧為主,篤信伊斯蘭教,宗教意識很強,以往更有「捨命不捨教」的口號。即使到了今天,男性穆斯林仍會每天五次依時聚集到村中的清真寺做禮拜;族人的日常生活、婚姻嫁娶、節慶習俗、飲食和服飾等亦全部受伊斯蘭教影響,其主要節日如爾德節(開齋節)、古爾邦節(宰牲節)和聖紀節亦和宗教緊密相連。
此少數民族是由外來移民與中華文化融合而生,依黃河而活,但隨著時代變遷,不少年青人選擇離開,族中不少傳統文化都後繼無人,文化遺產如從前家家戶戶都用以橫渡黃河的羊皮筏、具鄉土氣息的撒拉族民歌花兒、輕盈小巧有如萬字夾般的傳統樂器口弦,不知道將可繼續流傳多久。
編導:陳偉棠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