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長河 山川行 福船手作 2012-05-12






在福建寧德市海邊的漳灣鎮歧後村,流傳著一種超過650年歷史的傳統手造木船技藝,由村內四十多名源自同一宗族的劉姓師傅默默傳承。據村內劉氏族譜記載,其先祖劉帝美公在明朝時為避戰亂,從閩南駕船逃難到寧德,定居後開始造船傳藝,至今已傳至第廿六代。由於這項歷史悠久的造船技術傳男不傳女,因此這班造船師傅全部姓劉,彼此之間既是師徒,也是父子、叔姪。

在這兒一脈相承的「中國水密隔艙福船製造技藝」據說始於唐朝,最大特點是船艙被分隔成數個小隔艙,即使萬一觸礁令個別隔艙破裂,船亦不易沈沒,是人類航海史上一項偉大發明。在還未有飛機、陸路交通未很發達的年代,木船曾是遠洋運輸的唯一工具,漳灣一帶在鼎盛時期,便曾生產過不少官船和近三百噸的大型木帆船。

現時歧後村內劉氏一族的漳灣船廠多只製作小木船,主要供給養殖戶和漁民近海作業之用,最大的亦不過14米長,其餘更大的船隻,都用鐵來製造。傳統大型福船的設計充滿玄妙,內裡藴藏十二生肖,是一班老師傅的回憶、後輩們的夢想。不少老師傅在年輕時都製作過鄭和下西洋時那種款式的大型福船,但船廠近年已沒有接到同類訂單,中年或更年青的師傅,一直沒機會學到造大船的技術;大家都渴望在老師傅退休前,再次接到傳統大福船的訂單,有機會可以向他們學藝,讓技術流傳。

不少老師傅代代在船廠渡過平淡的一生,一雙手造了幾百條船,卻從未出過海;到得老來六十多歲,因體力衰退而自工作退下來,留為紀念的是佈滿手上的繭。由於造船工作辛苦而且工資低,每天不過百多元人民幣,後生一輩不願意入行,致令青黃不接,技藝陷入瀕臨失傳的危機。

文化長河 山川行 褪色的光環2012-5-05





第六集《褪色的光環》
在古代未有現代交通之前,黃河是中國的黃金水道。磧口鎮位於山西省臨縣黃河中下游岸邊,這裏曾經騾馬絡繹不絕,商賈巨富雲集,以窰洞建築而成的商埠碼頭曾經是晉商必爭之地­­,由於黃河河面到這裏驟然由五百米收窄至不足一百米,碎石堆積,形成淺灘激流,稱為磧口。大小商船不可以再前進,於是在磧口鎮靠岸,再經由陸路轉運。由駱駝、騾馬組成的­大­規模商隊,將貨物運往太原、上海、天津、甚至北京等地,而東部的貨物亦經由碼頭運往西北,磧口鎮由明末清初開始形成商埠,至民國初年全盛時期有商號四百幾家,繁榮不下­於當­時的上海、天津。以油、鹽、毛皮、藥材的轉運為主,單是麻油廠便有三十幾家,當地民謠有所謂「磧口街上盡是油,三天不運滿街流」,可見當時貨運之盛。有興盛便會有衰­落,歷­史的循環是無法阻擋,經歷了民國年間的商貿高峰,五十年代之後,由於鐵路、公路交通的開通,加上當時黃河泛濫水淹,磧口鎮變得蕭條落泊,昔日的駝馬鈴聲不再喧鬧,­但是晉商­大戶的後人依然堅守黃河岸邊。
著名畫家吳冠中說自己一生中有三大發現,其中之一就是山西臨縣嘖口鎮李家山村,位於嘖口古鎮南3公里處,隱於大山深處,空靈幽雅。吳冠中於1989年到李家山采風時說:「­­從外部看像一座荒涼的漢墓,一進去是很古老講究的窰洞,古村相對封閉,像與世隔絕的桃花源。」當年磧口鎮只有商號,沒有大宅民居,商家為了安置妻妾兒女,於是在周邊找尋­風­水寶地,大興土木,黃河邊上的李家山就成為晉商的大宅,當時有兩大財主,在東面山坡的東財主李登祥,及西面山坡的西財主李德峰,他們日進千金、富甲一方,於是在山上比­拼財­富,在幾百米、四十五度斜的山坡上爭建大宅。
中國現時仍有四千萬人住在窰洞式建築,這「穴居式」民居的歷史可以追溯至四千多年前。在中國陝甘寧山西地區,黃土層非常厚,有的厚達幾十公里,中國人民創造性利用高原有利­­的地形,鑿洞而居,創造了被稱為結合大自然建築的窰洞。窰洞文化同時也成就了當地剪紙藝術,中陽剪紙藝術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王計汝女士,住在山西省的小窰洞,過­著­樸素的生活,但是做出巧手的工藝。中陽剪紙藝術源於漢代,流傳在山西一帶,以前是農村婦女的即興創作,取材於日常生活,結合原始文化,亦可用於窰洞裝飾。
千年歷史的窰洞,緊扣黃河而存活,褪色的嘖口鎮在經歷輝煌歷史之後,彷彿時光停頓,昔日絡繹不絕的駝馬騾聲,變成今日簡樸寧靜的古鎮,歷史從來只有向前進,但是當我們回頭­­一望,又會否找到一點痕跡,可以值得令你停下回味呢?
編導:陳偉棠

文化長河 山川行 絕壁上的兩條路 2012-04-28



節目名稱:文化長河 - 山川行
本集內容:第5集《絕壁上的兩條路》
播出日期:28-04-2012



河南省新鄉市輝縣西北面的太行山南麓,有一條名為郭亮村的古老村莊,相傳是為紀念東漢末年率領農民揭竿起義的郭亮而得名。村莊位於海拔1,600多米的斷崖之上,連接通往外界的只有兩條路,為兩代村民帶來截然不同的風景。

「天梯」是村中古道,從前村民進出村莊,只能靠這位於筆直懸崖上的「之」字形石徑。天梯狹窄險要,僅容一人通過,沒有欄杆,一不小心,隨時摔下懸崖受傷或死亡;但當年村中所有物資,只能經它運送,故村內相當匱乏。村民上學難、看病難、結婚亦難,年青村民都選擇遷往山下。

為免村子最終荒廢,村民於1972年集資購買鋼錘,十三名村民合力以愚公移山般的精神,用人手在絶壁上開鑿出另一條道路。這條名「郭亮洞」的車路於1977年通車,自此為村莊打開大門,後來更受到遊人、畫家、攝影家、影視拍攝隊伍的青睞,村中家家戶戶亦逐漸開展旅遊業,不少新一代村民都留下來了。不過,回想以往,老村民有時卻不禁感嘆,年青人已缺乏了上一代的拼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