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标签为“雲南”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显示标签为“雲南”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文化長河 山川行 溜索飛人 2012-4-21





發源於西藏唐古拉山脈的怒江,上游在藏語中被稱為那曲,意即黑水河。怒江江水翻滾流經雲南省西北近中、緬邊界的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簡稱怒江州),越過州內由碧羅雪山與高黎貢山夾着形成的長三百多公里的大峽谷,傈僳、怒、獨龍、白、藏等不同的少數民族,就居於峽谷兩邊的山坡之上。

由於怒江大峽谷江水湍急,難以行舟擺渡,渡河吊橋又相隔甚遠,為了節省時間,不少居民會以原始而快速的「溜索」方式來渡江。村民和物資,就靠一把懸於綱索上的鐵勾吊着,滑過江去,而鐵勾的作用,便有如城中的私家車般,可以載人載物。溜索需要技巧,一不小心,隨時會因「剎車」不及而撞傷,或者未到岸已停了下來「半天吊」,要像猴子般沿溜索爬過去。另外,亦有村民試過不慎自溜索上掉下江中受傷。

鐵勾將村民的性命懸於一線,故各家各戶都配備獨家鐵勾,有大有小,部份由當地少數的鐵匠度身訂造。據說全個怒江大峽谷本有四十多對溜索,但現在已所餘無幾,尤其近年政府計劃於峽谷間興建多些橋樑,部份更可行車,溜索這種充滿原始魅力的古老交通工具,大概將從這裏消失。

弩弓是當地山民傈僳族的標誌之一,雖然現在山區中已禁獵,但村民上山採藥、採磨菇時,仍會帶着弩弓防身;而弩弓射藝,近年更被發展成當地的比賽、娛樂項目。為了解多點當地人的生活和文化,攝製隊特地採訪了當地的鐵匠和弩弓師傅,看他們以傳統方式打造溜索用的鐵勾、刀子,以及製作和使用傈僳族弩弓,並跟隨一名溜索醫生渡江去為村民看病,又走進傳統的傈僳族人家中,一窺他們的生活。

文化長河 山川行 人在山田 2012-04-14





據說,哈尼人的部份祖先為古代游牧、游耕的羌族,約於一千二百多年前在元陽的哀牢山上定居下來,之後經歷世世代代,開闢出大片壯觀的梯田。

哈呢人耕作,需攀爬於梯田間,每天理田,一來一回便花上整天時間,一生都繞著梯田轉。在田間活動,不便於用擔挑,故哈尼人都以背脊負物,運用簡單的背簍或在背上加上墊子,便將農作物、工具、大袋收割好的穀物、打穀用的大木箱,用背部背著回家。經年累月上、下梯田的生活,為哈尼人磨練出刻苦和謙卑。

哈尼人世代種植的紅米一年只得一造,大部份農戶的米只夠一家人吃,許多孩子一個月也吃不到一餐肉。艱辛的梯田生活令年青人都想飛出大山,到城市裏闖蕩,令不少哈尼村寨出現只剩老人婦孺的「空心化」現象。不過,有人離去,亦有少數人選擇回流,只因到外間見識過、闖蕩過,反而更珍惜身為哈尼人的身份。

與元陽梯田相隔一山的市鎮個舊,近年正急速、火紅地發展,正好為哈尼人提供工作機會,在此幫忙修路、搬運沙泥。哈尼族婦女健壯又肯吃苦,背一包重五十公斤的沙泥,只收取一元人民幣。

哈尼梯田一直由父傳子,族人出生後,便順理成章把一生都投放到梯田。每到秋收日子,一家人合力幹活,叔伯兄弟間亦會互相幫忙;梯田耕植文化,維繫着宗族關係和兄弟情誼。然而,哈尼新一代都接受教育,將會擁有耕作以外的出路,未來面對祖輩所開墾出來的萬頃山田,到底應該去,或是留?

文化長河 山川行 水田奧妙 2012-04-07





位於雲南元陽縣紅河州南岸的哀牢山深處,存在着全世界規模最大的梯田,這大片由哈尼族祖先於一千二百多年前開始逐漸依山勢雕刻而成的地貌,面積共十九萬畝,養育了三十多萬農業人口。一級級沿山而上、邁向天際的梯田景色,隨季節、天氣、日光和雲海而千變萬化,光影流轉其間,每年吸引無數人前來追光逐影,以鏡頭捕攝美景。

雲海是元陽的特色,沿山路往山上走,忽晴忽雨,然後濃霧於瞬間消散,金黃梯田淡入,教人見識到當地「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特殊天氣。除了絶美的田間景色和飄渺的雲海,哈尼梯田的獨特之處亦在於它完美地融合於大自然,自成一個由森林、村寨、梯田與水系和諧地融合的生態系統。山上雖沒有水庫,但哀牢山下的紅河卻為梯田提供了水源,雲海充當流動灑水系統,森林則是天然儲水庫。位於低緯度的紅河河水蒸發,水氣沿山爬升後化作雲霧和雨水,落下來潤澤森林、田間和哈尼村寨,滋養着哈尼人。重視樹木的哈尼人敬樹如敬神,村寨四周設有「神樹林」,山上大片森林因而得以保存,水土不易流失。

美麗的水稻梯田背後,含藏了哈尼族的耕植智慧和血汗辛勞。他們世世代代在梯田上種植「紅米」,但這種祖傳稻米一年只得一造,產量不多,市價亦不高。近年,部份農戶為增加收入,已改種玉米、甘蔗、香蕉等來代替紅米。全球暖化、空氣污染問題和化學農藥亦逐漸入侵這片山上田園,田間景色,還可以維持多久?

第二集《水田奧妙》

每一種能經久流傳的古老文化,總對現代文明帶來啟發,地球六分水、三分山、一分平地,維持梯田農業,是未來全球糧食發展的啟示。

一千二百多年前,在蒼涼的元陽哀牢山,哈尼人用簡約的鋤頭,沿等高線把山坡開成農地,塑造出邁向天際的梯田。這19萬畝梯田,是莽然浩壯的集體勞作方式,至今仍養育著30­多萬農業人口,卻沒有人知道開墾者的名字。

耕作首要條件是水源,整個山上雖然沒有水庫,但雲海就是天空中的大海,森林就是綠色水庫。樹木,被視為庇祐哈尼人的神,樹木可以貯水,敬樹的信仰保護了水源。流淌在哀牢山­下的紅河,是梯田供水的源頭,水氣從低緯度蒸發,順著山爬,到山上變成雲霧,降雨到原始森林,匯成涓流再回歸江河,便完成一次完整的水循環。水,沿哈尼人開闢的水溝流淌而­下,帶著牲畜糞便,為泥土施肥,孕育了農作物。

梯田經常雲霧繚繞,吸引了無數攝影人來追光逐影,飄渺的雲霧,就是梯田水源的具體展現。哈尼梯田是世界規模最大的梯田,一個水稻品種持續種植了上千年,2010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聯合國糧農組織、世界遺產中心在紅河州舉辦世界梯田大會,哈尼梯田漸受世界注視,她的傳統智慧,對地球生態有啟迪作用,哈尼人並不征服自然,而是融合於大自然­的循環,從中尋到自己的的生存空間,創造出森林、村寨、梯田與水系和諧統一的生態系統。不過,當講求經濟效益的思維不斷入侵哈尼梯田區,原生態的食品,與及這個強韌的水稻­品種,不知還可以持續多久。

在偏遠山上這豐饒的稻米之鄉,留給哈尼後人活命的糧食丶和謎一般的農耕智慧,而天人合一的奧妙,正藴藏其中。

梅裡雪山



  飛來寺最早客棧,電話:13988717636/13988740590普間6個,8個標間有衛生間和24小時熱水!都有電視。,舊房子20元/人。
  遊子之家,05年4月建成的客棧,有兩個標間,3個多人普間。
  明珠酒店,今年國慶新落成的一個稱3星級的酒店,周圍環境尚為完工。
  南卡酒店,今年國慶新落成的酒店。
  高原望峰樓,新落成的客棧,有標間和普間。

  住在明永村:

  冰川假日旅店200元/標間30元/普床13508879993
  明永冰川山莊80元/普間13988751231
  明永山莊25元/普床13988729110

  住在雨崩村:

  雨崩現有十幾家家庭客棧,一晚25元/人
  雨崩上村村長家0887–8411053
  雨崩下村農布兄弟客棧0887–8411053
  徒步者之家:08878411173,13988705799坐在客廳裡對著神山發呆,洗澡的熱水很小(雨崩上村)
  神瀑之家:08878411082,人氣最旺,離神瀑最近(雨崩下村)
  絕大部分遊客一定選擇住在飛來寺,那裡旅遊設施已發展成熟,是看雪山的最佳地點,又是去周邊景點的集散地。

  飲食PlacestoEat

  該地區總體而言,飲食較為簡單,有些土特產不錯,如蟲草,松茸,氂牛肉,蕎麥餅。

  該地區梅裡往事的就餐環境和飲食質量最好。

  娛樂Entertainment

  入夜的飛來寺,有月夜的夜晚可以看到雪山。大部分的遊客會泡在梅裡往事酒吧或季候鳥酒吧,聽音樂,泡吧,看書和聊天,咨詢旅遊路線和結伴,梅裡往事的環境和音樂很棒,那種法國和南美音樂與它的環境很配,各種書也很多。

  購物Shopping

  德欽是個不錯的購物地方,主要有蟲草,松茸,貝母,宗教法器,陶器,木製品,織毯等

  但你不要以為這裡偏僻,買東西就便宜,其實不然,當地藏民很有錢,他們的一套服裝就好幾萬,全是真皮的。我還看見他們在梅裡往事喝最好的咖啡,表現很平常。

  去梅裡雪山,最好計劃有多一點的時間,除了雪山風景秀麗外,人的一生能在寧靜的雪山下發呆和整理心情的機會實在太少了。

  另外,是包車還是坐大巴,各有優勢,坐大巴也很方便,從麗江到中甸,然後從中甸到德欽,叫一輛麵包車,30元20分鐘就到了飛來寺,最主要好處是時間和安排在自己的手上,而且便宜。

  在梅裡你可以選擇守在雪山旁,看山發呆,聊天,呆幾天你也不會覺得煩。

  也可選擇去明永爬冰川,雨崩徒步,或茨中教堂重溫歷史。

  另一條到達的線路是從四川稻城經德榮到德欽飛來寺。

  214滇藏線路過與此,很多客人是從拉薩過來。

  總之,最大的建議就是不要做匆匆的過客,坐在面向雪山的酒吧,品著濃香的咖啡,守侯雪山,會成為你一生最難忘的記憶。

丙中洛:那個怒江邊的香格里拉



丙中洛位於怒江傈傈族自治州、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的北部,距州政府所在地六庫329公里,距貢山縣城43公里。東鄰迪慶州德欽縣,南連捧當鄉,西接與緬甸接囊的獨龍江鄉,北鄰西藏林芝地區察隅縣。全鄉國土總面積823平方公里,地勢北高南低。是滇西北三大山脈即高黎貢山、怒山、雲嶺,與三江,即怒江、瀾滄江、金沙江二形成倒“川”字的“三江並流”核心區、怒江山北向南貫穿全境,東面為碧羅雪山,西面是高黎貢山,兩山夾一江,形成明顯的高山峽谷地貌。

住宿
丙中洛最有名的住宿就是重丁村丁大媽那裡,在丙中洛的大街下車後,東邊就是怒江,一直向怒江走,就是重丁村,問一問當地人,每個人也知道丁大媽的家在哪。除了丁大媽家,丙中洛大街都有兩、三間賓館,招待所。

交通
去丙中洛交通不便,路況不好車速慢,有時還會塌方,應預留足夠時間。交通以公車為主,包車價格奇高。去丙中洛的路線是昆明-大理-六庫-貢山-丙中洛。昆明到六庫614公里,每天有 3-5班臥鋪客車,需16-20小時。另昆明-貢山有一班臥鋪車,不是每天都有,約行24小時,票價156元。六庫-貢山有中巴,車行8小時,票價35 元。貢山-丙中洛中巴車票8元,車程約2小時。

另一個方法去丙中洛就是在一山之隔的迪慶州德欽縣,走梅里外轉山的路,五、六天就會走到丙中洛。

景點

怒江第一灣:從貢山進入丙中洛的路,過了售票處,就會見到怒江第一灣。我是從丙中洛大街走過去的,腳程大概半小時。

桃花島:亦是在貢山進入丙中洛的路中,過了第一灣就是桃花島。這裡有一個觀景台,可以看到桃花島全景。從丙中洛大街走過去的,腳程大約十五分鐘。你亦可以走上桃花島,不過我不知道怎樣走過去。

重丁村:丙中洛的大街下車後,東邊就是怒江,一直向怒江走,就是重丁村。重丁村有一重丁天主教堂,丁大媽可以帶你去參觀。

石門關:從重丁村一直跟著公路走向怒江邊就是石門關。

五里/四季桶:過了石門關,一直走就會看到這兩條村。

秋那桶:一直順公路走,逆怒江而上,過了四季桶就有一條小河,小河上有一個磨坊,過了這條河就有一個岔口,有一個牌寫著秋那桶景區之類的字,從這裡離開怒江邊,走上去,就是秋那桶。從石門關到秋那桶,走路的話要四個小時,坐小余的車,一個小時多可以到。


遊記
http://china.fab-music.com/fabchina/html/trip/07/10.asp

資料
http://baike.baidu.com/view/186706.htm

網上找到的照片:







不去天堂去雨崩



雨崩位於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德欽縣境內,一個神奇美麗的地方,行走其間讓人有曠世桃源之感。位於梅裡雪山背面的雨崩村四面群山簇擁,因其地理環境獨特,所以人煙稀少,全村只有20幾戶人家,僅通過一條驛道與外界相通。是一個四面群山簇擁,中間有一塊略微平坦的田園村莊,分上下兩個自然村,約有20來戶人家。雨崩村有上下村之分,上村可以通往攀登卡瓦格博的中日聯合登山大本營,而下村通往雨崩神瀑,沿途可以看到古篆天書、五樹同根的奇景。

傳說,雨崩在很久以前並不被外界所知,後來,梅裡雪山後有一個老人常到瀾滄江邊的西當村借糧,西當村的人誰也不知道老人從哪來,便有人跟蹤他,可總是走著走著就不見了。後來有人想出一個辦法,當老人再來借糧時,西當村人說:“這次不借給你青稞,也不借麥子,借給你小米。”他們在幫老人將口袋扛上肩時,乘機在口袋上扎了一個洞。小米一路流著,村民們緊跟著找到一塊巨石下,小米沒有了。他們奇怪極了,眾人掀開巨石,卻發現下面有個村子,雨崩這才被外界發現。

雨崩村地理環境獨特,人煙稀少,自古只有一條人馬驛道通向外界,因此有人說這裡是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國內外專家們則認為,這裡是香格裡拉的縮影。雨崩村因充沛的降雨量及特殊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植物的生態長勢茂密而又奇異,在一些老樹的主幹上往往可以看到寄生著許多其他植物,這種奇特現象被人們稱為“五樹同根”。另外,又因為村子坐落在神女峰———面楚姆、五冠峰等高大的山體腳下,加之冰績、古冰川、冰階等等的演化作用,在雨崩村裡就可以看到U形谷和大小各異、重達千斤甚至上萬噸的“漂歷石”,形成一個獨特的天文景觀,在通往雨崩的路旁一塊“漂歷石”下,可以清晰地看到幾個深黑色、形體紋理走向猶如藏文字母,人們稱為“石篆天書”的景觀。

交通:從昆明可乘飛機或大巴先到香格裡拉縣城,次日乘大巴前往德欽縣城,也可從昆明乘夜班車次日到達德欽縣城,到縣城後可乘下午3點每日一班的中巴車前往西當村,也可租車前往。

西當村—西當溫泉約8公里,可租車,票價協商。西當溫泉—雨崩只能騎馬或徒步,馬費160元,徒步速度五六個小時可到達,西當溫泉有食宿。

游完明永冰川後往南行到西當村,再從西當村騎馬約5個小時可以到雨崩村。也可以從德欽縣城乘班車直達西當,途中可觀雪山,如果天色已晚,可在西當村以南的西當溫泉(當地人稱"熱水塘")住一宿,20元/人。第二天從溫泉騎馬到雨崩村,騎馬的費用約140元。雨崩神瀑、古篆天書等景點距雨崩村還有8公里。
從德欽往雨崩方向只有到西當溫泉有公交車(十八人座中巴),中間有經過飛來寺。
德欽到飛來寺, TAXI和面包車 一趟約30~40元, 約半小時可達。
中甸到德欽的客運班次有7:20,8:20,9:20,12:00(票價38 rmb+保險3 rmb)。

食宿:村民吃得很簡單,酥油茶、粑粑、土豆就可以是一頓飯了。上雨崩村和下雨崩村者有村民接待站可供住宿,每晚20元。也可以選擇中日聯合登山大本營
青稞客棧13988726016,08878232100(中甸古城北門街76號)
梅裡山莊:13988740590,13988717636,飛來寺最早的一家客棧,這裡有的房間一拉開窗簾就能看見梅裡雪山
聖緣農家樂:08878416398,13988754316床鋪乾淨,有熱水洗澡(西當村)
徒步者之家:08878411173,坐在客廳裡對著神山發呆(雨崩上村)
神瀑之家:08878411082,離神瀑最近(雨崩下村)

天氣:雨崩位於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德欽縣境內,前往旅遊應避開雨季和冬季。在4月—6月,9月—11月前往較為合適。

(轉載:www.2tour.cn)

網上找到的建議:

建議1
D1進雨崩,徒步進雨崩不騎馬的話要四到五個小時。
D2去神瀑 四到六個小時。
D3去冰湖,路過大本營。路非常遠,要六到九個小時。基本要一整天時間。
D4出雨崩

建議2 (磨房论坛)
第一天:住宿西當村或者飛來寺。
第二天:早上從西當村出發中午可以到達埡口(在西當溫泉有馬可以租),下午到達雨崩上村。到達雨崩上村後,少適休息一氣到達雨崩下村。下村與上村雖然僅相隔一條河,但需要上坡下坡,頗耗體力。到達雨崩下村後找客棧住宿休息一晚,恢復體力,第二天去神瀑。
若是從飛來寺出發,需先乘車到西當村,最後到達雨崩下村的時間可能會比較晚。
第三天:早上去雨崩神瀑,下午住宿雨崩上村,可以欣賞到不一樣的美麗風光。
第四天:從雨崩上村出發去大本營,去大本營的路比去神瀑的路要難走。到達大本營後,沿右邊的小路走可以看到冰瀑(草甸上岔路較多不要迷路)。有體力的話,可以去冰湖看一下。從冰瀑返回時,仍然選擇右邊的岔路即是去冰湖的路。不想去冰湖的話原路返回即可。
去冰湖的路基本上是在山脊上,有一邊的山坡比較陡,走的時候要小心,不要跌下去。從冰瀑到冰湖大概還要走1-2個小時的山路。
第五天:從雨崩上村返回飛來寺,第二天運氣好的話可以看到梅裡雪山日照金頂的美景,不過要早起哦,在太陽升起之前就要在那裡等著。日出時間可以問客棧老闆。

雨崩遊記
http://www.8848tibet.com/shangri-la/tours_3805.html

徒步梅里雪山(雨崩)攻略篇 - 【 磨 房 论 坛 】
http://www.doyouhike.net/forum/143505,0,0,2.html

相關地點:飛來寺,梅裡雪山(太子雪山)

網上找到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