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長河 山川行 福船手作 2012-05-12






在福建寧德市海邊的漳灣鎮歧後村,流傳著一種超過650年歷史的傳統手造木船技藝,由村內四十多名源自同一宗族的劉姓師傅默默傳承。據村內劉氏族譜記載,其先祖劉帝美公在明朝時為避戰亂,從閩南駕船逃難到寧德,定居後開始造船傳藝,至今已傳至第廿六代。由於這項歷史悠久的造船技術傳男不傳女,因此這班造船師傅全部姓劉,彼此之間既是師徒,也是父子、叔姪。

在這兒一脈相承的「中國水密隔艙福船製造技藝」據說始於唐朝,最大特點是船艙被分隔成數個小隔艙,即使萬一觸礁令個別隔艙破裂,船亦不易沈沒,是人類航海史上一項偉大發明。在還未有飛機、陸路交通未很發達的年代,木船曾是遠洋運輸的唯一工具,漳灣一帶在鼎盛時期,便曾生產過不少官船和近三百噸的大型木帆船。

現時歧後村內劉氏一族的漳灣船廠多只製作小木船,主要供給養殖戶和漁民近海作業之用,最大的亦不過14米長,其餘更大的船隻,都用鐵來製造。傳統大型福船的設計充滿玄妙,內裡藴藏十二生肖,是一班老師傅的回憶、後輩們的夢想。不少老師傅在年輕時都製作過鄭和下西洋時那種款式的大型福船,但船廠近年已沒有接到同類訂單,中年或更年青的師傅,一直沒機會學到造大船的技術;大家都渴望在老師傅退休前,再次接到傳統大福船的訂單,有機會可以向他們學藝,讓技術流傳。

不少老師傅代代在船廠渡過平淡的一生,一雙手造了幾百條船,卻從未出過海;到得老來六十多歲,因體力衰退而自工作退下來,留為紀念的是佈滿手上的繭。由於造船工作辛苦而且工資低,每天不過百多元人民幣,後生一輩不願意入行,致令青黃不接,技藝陷入瀕臨失傳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