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長河 山川行 福船手作 2012-05-12
在福建寧德市海邊的漳灣鎮歧後村,流傳著一種超過650年歷史的傳統手造木船技藝,由村內四十多名源自同一宗族的劉姓師傅默默傳承。據村內劉氏族譜記載,其先祖劉帝美公在明朝時為避戰亂,從閩南駕船逃難到寧德,定居後開始造船傳藝,至今已傳至第廿六代。由於這項歷史悠久的造船技術傳男不傳女,因此這班造船師傅全部姓劉,彼此之間既是師徒,也是父子、叔姪。
在這兒一脈相承的「中國水密隔艙福船製造技藝」據說始於唐朝,最大特點是船艙被分隔成數個小隔艙,即使萬一觸礁令個別隔艙破裂,船亦不易沈沒,是人類航海史上一項偉大發明。在還未有飛機、陸路交通未很發達的年代,木船曾是遠洋運輸的唯一工具,漳灣一帶在鼎盛時期,便曾生產過不少官船和近三百噸的大型木帆船。
現時歧後村內劉氏一族的漳灣船廠多只製作小木船,主要供給養殖戶和漁民近海作業之用,最大的亦不過14米長,其餘更大的船隻,都用鐵來製造。傳統大型福船的設計充滿玄妙,內裡藴藏十二生肖,是一班老師傅的回憶、後輩們的夢想。不少老師傅在年輕時都製作過鄭和下西洋時那種款式的大型福船,但船廠近年已沒有接到同類訂單,中年或更年青的師傅,一直沒機會學到造大船的技術;大家都渴望在老師傅退休前,再次接到傳統大福船的訂單,有機會可以向他們學藝,讓技術流傳。
不少老師傅代代在船廠渡過平淡的一生,一雙手造了幾百條船,卻從未出過海;到得老來六十多歲,因體力衰退而自工作退下來,留為紀念的是佈滿手上的繭。由於造船工作辛苦而且工資低,每天不過百多元人民幣,後生一輩不願意入行,致令青黃不接,技藝陷入瀕臨失傳的危機。
文化長河 山川行 褪色的光環2012-5-05
第六集《褪色的光環》
在古代未有現代交通之前,黃河是中國的黃金水道。磧口鎮位於山西省臨縣黃河中下游岸邊,這裏曾經騾馬絡繹不絕,商賈巨富雲集,以窰洞建築而成的商埠碼頭曾經是晉商必爭之地,由於黃河河面到這裏驟然由五百米收窄至不足一百米,碎石堆積,形成淺灘激流,稱為磧口。大小商船不可以再前進,於是在磧口鎮靠岸,再經由陸路轉運。由駱駝、騾馬組成的大規模商隊,將貨物運往太原、上海、天津、甚至北京等地,而東部的貨物亦經由碼頭運往西北,磧口鎮由明末清初開始形成商埠,至民國初年全盛時期有商號四百幾家,繁榮不下於當時的上海、天津。以油、鹽、毛皮、藥材的轉運為主,單是麻油廠便有三十幾家,當地民謠有所謂「磧口街上盡是油,三天不運滿街流」,可見當時貨運之盛。有興盛便會有衰落,歷史的循環是無法阻擋,經歷了民國年間的商貿高峰,五十年代之後,由於鐵路、公路交通的開通,加上當時黃河泛濫水淹,磧口鎮變得蕭條落泊,昔日的駝馬鈴聲不再喧鬧,但是晉商大戶的後人依然堅守黃河岸邊。
著名畫家吳冠中說自己一生中有三大發現,其中之一就是山西臨縣嘖口鎮李家山村,位於嘖口古鎮南3公里處,隱於大山深處,空靈幽雅。吳冠中於1989年到李家山采風時說:「從外部看像一座荒涼的漢墓,一進去是很古老講究的窰洞,古村相對封閉,像與世隔絕的桃花源。」當年磧口鎮只有商號,沒有大宅民居,商家為了安置妻妾兒女,於是在周邊找尋風水寶地,大興土木,黃河邊上的李家山就成為晉商的大宅,當時有兩大財主,在東面山坡的東財主李登祥,及西面山坡的西財主李德峰,他們日進千金、富甲一方,於是在山上比拼財富,在幾百米、四十五度斜的山坡上爭建大宅。
中國現時仍有四千萬人住在窰洞式建築,這「穴居式」民居的歷史可以追溯至四千多年前。在中國陝甘寧山西地區,黃土層非常厚,有的厚達幾十公里,中國人民創造性利用高原有利的地形,鑿洞而居,創造了被稱為結合大自然建築的窰洞。窰洞文化同時也成就了當地剪紙藝術,中陽剪紙藝術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王計汝女士,住在山西省的小窰洞,過著樸素的生活,但是做出巧手的工藝。中陽剪紙藝術源於漢代,流傳在山西一帶,以前是農村婦女的即興創作,取材於日常生活,結合原始文化,亦可用於窰洞裝飾。
千年歷史的窰洞,緊扣黃河而存活,褪色的嘖口鎮在經歷輝煌歷史之後,彷彿時光停頓,昔日絡繹不絕的駝馬騾聲,變成今日簡樸寧靜的古鎮,歷史從來只有向前進,但是當我們回頭一望,又會否找到一點痕跡,可以值得令你停下回味呢?
編導:陳偉棠
文化長河 山川行 絕壁上的兩條路 2012-04-28
節目名稱:文化長河 - 山川行
本集內容:第5集《絕壁上的兩條路》
播出日期:28-04-2012
河南省新鄉市輝縣西北面的太行山南麓,有一條名為郭亮村的古老村莊,相傳是為紀念東漢末年率領農民揭竿起義的郭亮而得名。村莊位於海拔1,600多米的斷崖之上,連接通往外界的只有兩條路,為兩代村民帶來截然不同的風景。
「天梯」是村中古道,從前村民進出村莊,只能靠這位於筆直懸崖上的「之」字形石徑。天梯狹窄險要,僅容一人通過,沒有欄杆,一不小心,隨時摔下懸崖受傷或死亡;但當年村中所有物資,只能經它運送,故村內相當匱乏。村民上學難、看病難、結婚亦難,年青村民都選擇遷往山下。
為免村子最終荒廢,村民於1972年集資購買鋼錘,十三名村民合力以愚公移山般的精神,用人手在絶壁上開鑿出另一條道路。這條名「郭亮洞」的車路於1977年通車,自此為村莊打開大門,後來更受到遊人、畫家、攝影家、影視拍攝隊伍的青睞,村中家家戶戶亦逐漸開展旅遊業,不少新一代村民都留下來了。不過,回想以往,老村民有時卻不禁感嘆,年青人已缺乏了上一代的拼勁。
文化長河 山川行 溜索飛人 2012-4-21
發源於西藏唐古拉山脈的怒江,上游在藏語中被稱為那曲,意即黑水河。怒江江水翻滾流經雲南省西北近中、緬邊界的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簡稱怒江州),越過州內由碧羅雪山與高黎貢山夾着形成的長三百多公里的大峽谷,傈僳、怒、獨龍、白、藏等不同的少數民族,就居於峽谷兩邊的山坡之上。
由於怒江大峽谷江水湍急,難以行舟擺渡,渡河吊橋又相隔甚遠,為了節省時間,不少居民會以原始而快速的「溜索」方式來渡江。村民和物資,就靠一把懸於綱索上的鐵勾吊着,滑過江去,而鐵勾的作用,便有如城中的私家車般,可以載人載物。溜索需要技巧,一不小心,隨時會因「剎車」不及而撞傷,或者未到岸已停了下來「半天吊」,要像猴子般沿溜索爬過去。另外,亦有村民試過不慎自溜索上掉下江中受傷。
鐵勾將村民的性命懸於一線,故各家各戶都配備獨家鐵勾,有大有小,部份由當地少數的鐵匠度身訂造。據說全個怒江大峽谷本有四十多對溜索,但現在已所餘無幾,尤其近年政府計劃於峽谷間興建多些橋樑,部份更可行車,溜索這種充滿原始魅力的古老交通工具,大概將從這裏消失。
弩弓是當地山民傈僳族的標誌之一,雖然現在山區中已禁獵,但村民上山採藥、採磨菇時,仍會帶着弩弓防身;而弩弓射藝,近年更被發展成當地的比賽、娛樂項目。為了解多點當地人的生活和文化,攝製隊特地採訪了當地的鐵匠和弩弓師傅,看他們以傳統方式打造溜索用的鐵勾、刀子,以及製作和使用傈僳族弩弓,並跟隨一名溜索醫生渡江去為村民看病,又走進傳統的傈僳族人家中,一窺他們的生活。
文化長河 山川行 人在山田 2012-04-14
據說,哈尼人的部份祖先為古代游牧、游耕的羌族,約於一千二百多年前在元陽的哀牢山上定居下來,之後經歷世世代代,開闢出大片壯觀的梯田。
哈呢人耕作,需攀爬於梯田間,每天理田,一來一回便花上整天時間,一生都繞著梯田轉。在田間活動,不便於用擔挑,故哈尼人都以背脊負物,運用簡單的背簍或在背上加上墊子,便將農作物、工具、大袋收割好的穀物、打穀用的大木箱,用背部背著回家。經年累月上、下梯田的生活,為哈尼人磨練出刻苦和謙卑。
哈尼人世代種植的紅米一年只得一造,大部份農戶的米只夠一家人吃,許多孩子一個月也吃不到一餐肉。艱辛的梯田生活令年青人都想飛出大山,到城市裏闖蕩,令不少哈尼村寨出現只剩老人婦孺的「空心化」現象。不過,有人離去,亦有少數人選擇回流,只因到外間見識過、闖蕩過,反而更珍惜身為哈尼人的身份。
與元陽梯田相隔一山的市鎮個舊,近年正急速、火紅地發展,正好為哈尼人提供工作機會,在此幫忙修路、搬運沙泥。哈尼族婦女健壯又肯吃苦,背一包重五十公斤的沙泥,只收取一元人民幣。
哈尼梯田一直由父傳子,族人出生後,便順理成章把一生都投放到梯田。每到秋收日子,一家人合力幹活,叔伯兄弟間亦會互相幫忙;梯田耕植文化,維繫着宗族關係和兄弟情誼。然而,哈尼新一代都接受教育,將會擁有耕作以外的出路,未來面對祖輩所開墾出來的萬頃山田,到底應該去,或是留?
文化長河 山川行 水田奧妙 2012-04-07
位於雲南元陽縣紅河州南岸的哀牢山深處,存在着全世界規模最大的梯田,這大片由哈尼族祖先於一千二百多年前開始逐漸依山勢雕刻而成的地貌,面積共十九萬畝,養育了三十多萬農業人口。一級級沿山而上、邁向天際的梯田景色,隨季節、天氣、日光和雲海而千變萬化,光影流轉其間,每年吸引無數人前來追光逐影,以鏡頭捕攝美景。
雲海是元陽的特色,沿山路往山上走,忽晴忽雨,然後濃霧於瞬間消散,金黃梯田淡入,教人見識到當地「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特殊天氣。除了絶美的田間景色和飄渺的雲海,哈尼梯田的獨特之處亦在於它完美地融合於大自然,自成一個由森林、村寨、梯田與水系和諧地融合的生態系統。山上雖沒有水庫,但哀牢山下的紅河卻為梯田提供了水源,雲海充當流動灑水系統,森林則是天然儲水庫。位於低緯度的紅河河水蒸發,水氣沿山爬升後化作雲霧和雨水,落下來潤澤森林、田間和哈尼村寨,滋養着哈尼人。重視樹木的哈尼人敬樹如敬神,村寨四周設有「神樹林」,山上大片森林因而得以保存,水土不易流失。
美麗的水稻梯田背後,含藏了哈尼族的耕植智慧和血汗辛勞。他們世世代代在梯田上種植「紅米」,但這種祖傳稻米一年只得一造,產量不多,市價亦不高。近年,部份農戶為增加收入,已改種玉米、甘蔗、香蕉等來代替紅米。全球暖化、空氣污染問題和化學農藥亦逐漸入侵這片山上田園,田間景色,還可以維持多久?
第二集《水田奧妙》
每一種能經久流傳的古老文化,總對現代文明帶來啟發,地球六分水、三分山、一分平地,維持梯田農業,是未來全球糧食發展的啟示。
一千二百多年前,在蒼涼的元陽哀牢山,哈尼人用簡約的鋤頭,沿等高線把山坡開成農地,塑造出邁向天際的梯田。這19萬畝梯田,是莽然浩壯的集體勞作方式,至今仍養育著30多萬農業人口,卻沒有人知道開墾者的名字。
耕作首要條件是水源,整個山上雖然沒有水庫,但雲海就是天空中的大海,森林就是綠色水庫。樹木,被視為庇祐哈尼人的神,樹木可以貯水,敬樹的信仰保護了水源。流淌在哀牢山下的紅河,是梯田供水的源頭,水氣從低緯度蒸發,順著山爬,到山上變成雲霧,降雨到原始森林,匯成涓流再回歸江河,便完成一次完整的水循環。水,沿哈尼人開闢的水溝流淌而下,帶著牲畜糞便,為泥土施肥,孕育了農作物。
梯田經常雲霧繚繞,吸引了無數攝影人來追光逐影,飄渺的雲霧,就是梯田水源的具體展現。哈尼梯田是世界規模最大的梯田,一個水稻品種持續種植了上千年,2010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聯合國糧農組織、世界遺產中心在紅河州舉辦世界梯田大會,哈尼梯田漸受世界注視,她的傳統智慧,對地球生態有啟迪作用,哈尼人並不征服自然,而是融合於大自然的循環,從中尋到自己的的生存空間,創造出森林、村寨、梯田與水系和諧統一的生態系統。不過,當講求經濟效益的思維不斷入侵哈尼梯田區,原生態的食品,與及這個強韌的水稻品種,不知還可以持續多久。
在偏遠山上這豐饒的稻米之鄉,留給哈尼後人活命的糧食丶和謎一般的農耕智慧,而天人合一的奧妙,正藴藏其中。
文化長河 山川行 守望黃河 2012-3-31
中國的歷史本就以江河為起點,若黃河、長江文明是華夏文化的腹地,分佈於中國各地的山巒嶺嶽便是其心臟。有水才能孕育文明,有土壤才能讓人們繁衍生息,山川之間其實承載了中華文化,中國所包含的各個民族在當中受滋養,互相吸納、融合,令人文精神得以存續和延展開去。而探看源於山、水之間的民族、文化,正是今輯節目的焦點。
節目首集以中國的母親河為起點,前往聚居於青海循化縣、黃河上游岸邊的撒拉族,探看這些古代移民的生活。之後沿着山轉,再走到雲南元陽,親身體驗哈尼梯田之美及其融於自然的奧妙、紀錄哈尼族人的生活變化。然後,我們繼續走到鄰近中、緬邊界的怒江之上,探看傈僳族人溜索過河的絶技以及其基督教信仰的起源;又攀上河南太行山脈斷崖峭壁之上的郭亮村,行走險要的天梯和村民以血汗開鑿的絶壁長廊;之後,再走進隱於山西臨縣大山深處的窰洞,下海到福建沿海,了解傳统福船的建造技術及三都澳萬頃漁排上的生活,並追尋長江三峽支流神農溪中獨特而古老的行業──裸體縴夫所面臨的種種挑戰。藉此「身土不二」,以令觀眾體驗人類與環境兩者間的密切關係,並在珍惜水土資源上有所啓發。
旁白︰鍾景輝
第一集《守望黃河》
黃河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全長約5464公里,流域面積約79.5萬平方公里,自古以來,中華各個民族沿河而生活,黃河之水構建成人文生活的不同面貌。而在青海高原東部邊緣,有一個令人神往的地方,滔滔的黃河水奔流其中,村莊錯落,阡陌相連,其中循化撒拉族自治縣,便是十萬撒拉族人的主要居住地。
黃河水流湍急,歷史上有「天下黃河不橋」的說法。撒拉族以羊皮筏橫渡黃河,這種傳統水上交通運輸工具,可乘人,可載貨,小的可載重二三噸,大的可載重10餘噸。撤拉族亦懂吹奏樂器「口弦」,口弦一般用銅或銀制,形似馬蹄,只有萬字夾般大,樂聲柔弱淒美。
古爾邦節是伊斯蘭教的傳統節日,又稱宰牲節,於每年希吉拉曆(伊斯蘭教曆)十二月十日舉行。它是撒拉族最重要的節日,過節前人人將家中灑掃乾淨,當日成年穆斯林特意沐浴熏香並穿上盛裝,男子於清晨到清真寺參加禮拜。各家各戶都宰殺牛、羊或駱駝,煮出手抓羊肉、糖包、油炸蛋糕、炸饊子等食物來宴請客人,並會互相拜會。
撒拉族是一個移民民族,與中華文化融合而生,依黃河而活。隨著時代變遷,很多傳統文化後繼無人,慢慢成為行將消失的黃河水邊的族群。過去,撒拉族在文化長河中閃礫著獨有的光茫,但現在卻在時代的進程中掙扎求存,默默守望著黃河。
青海東部鄰近甘肅的循化縣是全國唯一的撒拉族自治縣,縣內聚居了中國八成(人數約八萬)的撒拉族人。這些面容帶有中亞人特徵的古代西突厥後裔約於七百年多前來此定居,一直守望在黃河岸邊。
撒拉族又稱「撒拉爾」,據說其先祖為中亞撒馬爾罕(今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中部)西突厥烏古斯部落的一支──撒魯爾部落族人,元朝後期,族中尕勒莽、阿合莽兩兄弟因不堪忍受貴族的排擠,便帶同白駱駝和《古蘭經》,率領部份族人向東遷移,翻山越嶺、穿過如今新疆一帶,再輾轉到達今青海循化縣街子鄉一帶的黃河邊定居下來。族人與四周的蒙、回、漢、藏民族互相融合,形成獨特的撒拉族。有指其祖先首領神寶於明朝時歸附,受封世襲百戶一職並賜為「韓」姓,故現時族中有不少人姓韓。
撒拉族以耕作和畜牧為主,篤信伊斯蘭教,宗教意識很強,以往更有「捨命不捨教」的口號。即使到了今天,男性穆斯林仍會每天五次依時聚集到村中的清真寺做禮拜;族人的日常生活、婚姻嫁娶、節慶習俗、飲食和服飾等亦全部受伊斯蘭教影響,其主要節日如爾德節(開齋節)、古爾邦節(宰牲節)和聖紀節亦和宗教緊密相連。
此少數民族是由外來移民與中華文化融合而生,依黃河而活,但隨著時代變遷,不少年青人選擇離開,族中不少傳統文化都後繼無人,文化遺產如從前家家戶戶都用以橫渡黃河的羊皮筏、具鄉土氣息的撒拉族民歌花兒、輕盈小巧有如萬字夾般的傳統樂器口弦,不知道將可繼續流傳多久。
編導:陳偉棠
订阅:
博文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