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地平線 - 尋找心中的淨土


香格裡拉(Shangri-La),這夢幻般的世外桃源,如此虛幻迷離地在人們的現實生活與精神世界之間的地平線上遊蕩了整整半個多世紀,至今仍散髮著誘人的魅力,讓世人嚮往不已,三男一女開始了一次奇特,不可思議的歷險,以致於他們自己都搞不懂是真實還是虛幻。可以這樣來形容這部小說:驚險、刺激、離奇、富於戲劇性。更難得的是,閱讀這部小說將是一次身體、心智、和靈魂的體驗。而且,香格裡拉這個地名就因這本書而來...

詹姆斯·希爾頓
James Hilton
出生日期 1900-09-09
出生地 Leigh, Lancashire, England, UK

生於英格蘭,當他在劍橋大學讀書時就開始進行小說創作;畢業後,擔任倫敦《每日電訊報》的文藝評論員。其後,他寫的許多著名小說,如《沒有盔甲的武士》、《失去的地平線》、《天國的憤怒》等都被搬上銀幕拍成電影。1935年起,他來到美國定居好萊塢,除創作小說外,還與人合作編寫電影劇本,如《茶花女》等;其中他與人合作編寫的《米尼弗夫人》獲得第15屆奧斯卡最佳電影劇本金像獎。於1954年12月20日逝世。

書中描寫香格裡拉位於喜馬拉雅山脈西端一個神秘祥和的山谷,當地的居民信奉藏傳佛教。在西方文化中香格裡拉通常意指帶有東方神秘色彩祥和的理想國度。

巴基斯坦北部巴控克什米爾靠近中國邊境的Hunza山谷被認為有可能是香格裡拉的原型。希爾頓在發表《消失的地平線》的前幾年曾到過那裡。當地的環境與書中的描寫相當吻合,也是希爾頓惟一到過的自稱是“香格裡拉”的地方。從1922年到1949年,美國植物學家約瑟夫·洛克(Joseph Rock)以雲南麗江為基地,對中國西南地區進行考察,並在美國《國家地理》雜誌發表了許多探險日記,對這一地區風土人情進行了詳細的介紹。這些文章引起了西方世界對這一地區的很大興趣。有人認為希爾頓也從洛克的文章中獲得了很多素材。

此外,印控克什米爾的拉達克、巴控克什米爾巴爾蒂斯坦(別稱小西藏)、尼泊爾、不丹的一些地區以及中國西藏,雲南西北以及川西的一些地方等,均自稱是香格裡拉.

在藏族文化中有“香巴拉”(Sham-bha-la,梵文:“持樂世界”)的傳說,據說也是人間樂土,可能也是希爾頓創造“香格裡拉”的來源。 也有學者對此說堅決反對,認為Shangri-La中的la是藏語山口的意思,意為香格裡山口,而香巴拉雖也是人間樂土,但卻是遙遠的北方。

1933年以後,由於小說和同名電影的影響,香格裡拉成為西方文化中的一個熱門話題。德國納粹政權也曾熱衷於尋找香格裡拉。希姆萊認為雅利安人的祖先來自青藏高原,那裡可能仍有最優越的雅利安人-“超人”。納粹政權曾先後派出7支探險隊尋訪香格裡拉,試圖找到雅利安人的先民。傳記和電影《西藏七年》就是描寫其中成員“哈勒”Heinrich Harrer和Peter Aufschnaiter的經歷(兩人均為奧地利人,納粹黨衛隊隊員)。美國總統羅斯福也曾將美國總統在馬裡蘭州的修養地(即現在的戴維營)改名為“香格裡拉”。

近年來,由於香格裡拉概念的流行,中國境內一些地區也爭相宣稱是香格裡拉的真正所在,其中包括雲南的麗江-中甸,四川的稻城-亞丁以及西藏的相鄰區域察隅、波密、林芝等。其中雲南的中甸“搶注”成功,於2001年12月17日被中國國家民政部批准改名為香格裡拉縣,令其他競爭對手頗有微辭。

來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E9%A6%99%E6%A0%BC%E9%87%8C%E6%8B%89

網上英文版
http://bookmountain.blogspot.com/2008/05/lost-horizon-by-james-hilton.html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